自1958年建校以来,文学院非常重视本科基础课教学和课程建设,现已形成传统。曾有著名作家、评论家鲍昌,古汉语学家朱星,文艺理论家李厚基,现代文学专家王锦泉,古典戏曲专家陈玉璞等一批老一辈国内相关专业领域知名学者和优秀师资在此从教。文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两个本科专业。2017年10月,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天津市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获批天津市高校应用型专业。学院立足“专业基础扎实、基本素质过硬、关注学术前沿”的办学宗旨,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加强教学名师团队建设,积极培育、编写国家各类规划教材。现有市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团队获批天津市“十二五”综投教学创新团队。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学能手,出版各类教材32部(其中两部入选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确保落实学校服务学生、社会、国家的宗旨。
天津市“十二五”综投教学创新团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团队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团队编写的系列教材
序号
|
荣誉称号
|
获奖者
|
年份
|
1
|
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赵利民
|
2013
|
2
|
郝岚
|
2016
|
3
|
天津师范大学教学名师
|
曾思艺
|
2010
|
4
|
黎跃进
|
2016
|
教学名师
二、推进课程改革力度,充实课程资源。现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天津市教委“慕课”试点课程1门、天津市级精品课2门,校级通识课28门、校级双语课2门,市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3项,优化了课程资源,形成了门类齐全、特色突出的本科课程体系。
类型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市级精品课
|
市级
"慕课"
|
校级精品课
|
校级优秀课
|
校级双语课
|
校级通识课
|
合计
|
门数
|
1
|
2
|
1
|
8
|
16
|
2
|
28
|
58
|
负责人
|
黎跃进
|
郝岚
郭长保
|
赵利民
|
甘丽娟等
|
盛志梅、李玉平等
|
马喆、吕超
|
曾思艺、鲍国华等
|
|
课程
名称
|
外国文学史
|
比较文学、中国现代文学
|
中外文学经典与文学精神
|
东方文化等
|
中国古代文学4-4、训诂学等
|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诺贝尔获奖作家专题等
|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名著选读等
|
|
三、强化育人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讲习—见习—实习”三位一体的学习观,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学术科研班优势平台,切实提升学生科研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同时,文学院学术科研班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共申报项目20余项,参与人数将近百人,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市级1项、校级6项。

靳卓同学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获优秀论文奖
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文化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把学生第二课堂建设和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通过参与竞赛和申报项目,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主办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心等,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自信。
全部由我院学生组成的天津师范大学代表队连续六次获得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一等奖,并代表天津市参加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获得一等奖两次,二等奖四次。

我院学生荣获2016年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一等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平台
五、开展文学创作和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积累写作经验,突出写作基本功,培养优秀的创作型人才。

发表学生创作和论文的期刊

孔子学院夏令营活动
近5年我院本科生参加科研、社会实践情况
参加科研、社会实践情况
|
姓名
|
年级
|
时间
|
项目(或实践)名称
|
项目性质
|
陈曦
|
2010级
|
2013
|
中国当代儿童戏剧创作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张佳玲
|
2010级
|
2013
|
新兴构式“A并B着”结构及功能研究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吕芳
|
2011级
|
2013
|
“津味文学”发展嬗变与天津城市形象的现代走向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李欣怡
|
2011级
|
2013
|
现当代作家笔下的天津风尚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张竹林
|
2010级
|
2013
|
由几部影视文学作品的叙述视角看其热播的原因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秦涛
|
2010级
|
2013
|
东乡语实验语音研究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刘旭睿
|
2011级
|
2014
|
京剧文学的语言与叙述模式对我国古代戏曲文学的继承与创新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刘容天
|
2011级
|
2014
|
话剧简论:百年天津的文化记忆——以南开新剧、三四十年代话剧、新时期话剧为中心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袁泓
|
2011级
|
2014
|
当代大陆小说家在港台的文化传播与影响——以莫言、王安忆为例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王丽坤
|
2011级
|
2014
|
从十年流行词语看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王文娟
|
2011级
|
2014
|
天津相声流行段子中的民间文学因子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王一晴
|
2013级
|
2015
|
莎剧在当代中国的跨媒体改编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李茜
|
2012级
|
2015
|
五四时期大学生刊物研究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范忱怡
|
2012级
|
2015
|
天津工人文学创作考察——以天津工人文学创作社为中心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程馨琳
|
2012级
|
2015
|
多维视野下的青春印记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李畅
|
2012级
|
2015
|
当代新兴构式“我A,我B” 研究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王丽
|
2012级
|
2015
|
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引文和行文疏误研究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崔欣
|
2013级
|
2015
|
当代大学生外国文学阅读热点及其思考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郭文丽
|
2012级
|
2015
|
天津民俗的文学魅力——从20世纪文学看天津民俗文化的演变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郭晓晗
|
2013级
|
2015
|
天津市地铁轨道交通站名英文译写规范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胡敏
|
2012级
|
2015
|
现代汉语主观性构式“最X+NP”的功能研究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李睿
|
2012级
|
2015
|
类聚构式惯用语研究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刘一涵
|
2013级
|
2015
|
从聚焦作用看汉语中新兴构式‘有没有VP’的语法化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陈雪扬
|
2013级
|
2015
|
《全唐诗》簪意象研究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陈诺
|
2013级
|
2015
|
王力版《古代汉语》“文选”注释集考——《左传》篇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孙佳丽
|
2013级
|
2015
|
市场化背景下天津小剧场话剧的生存与发展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李震
|
2013级
|
2015
|
现代汉语中语义溢出现象研究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李学婷
|
2012级
|
2015
|
天津市XX区初中生语文阅读起始水瓶学业评估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杨艳坤
|
2013级
|
2015
|
二战后英语国家的海洋文学与影视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王月妍
|
2014级
|
2016
|
吟诵教育现状调查及展望——以天津地区为中心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郑笑晴
|
2014级
|
2016
|
天津市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文学阅读现状研究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符建惠
|
2013级
|
2016
|
天津青联读书会与天津左翼文化运动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刘智
|
2013级
|
2016
|
大荧幕上的童话故事:迪士尼经典动画电影研究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蔡岩峣
|
2014级
|
2016
|
论美国科幻“黄金年代”对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影响与启示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元轶侬
|
2014级
|
2016
|
中国先秦诗教观的当代意义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韩金
|
2015级
|
2017
|
中小学文化类校本课程开展现状及展望——以天津地区为例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王梦如
|
2015级
|
2017
|
微信文本标题的夸饰性现象研究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冯焕迪
|
2014级
|
2017
|
中西方文化中蛇意象汇编及现状研究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李维杉
|
2014级
|
2017
|
天津方言中连读变调现象研究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刘奕涵
|
2015级
|
2017
|
国产商品的“洋名”现象研究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赖晓曦
|
2014级
|
2017
|
由鲍勃·迪伦探究20世纪以来音乐与文学的再融合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顾云骢
|
2014级
|
2017
|
国产动漫对传统文化的展示及其推广的调研——以《秦时明月》为例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阮运杰
|
2015级
|
2017
|
天津市公共场所语言文字规范问题调研与应对策略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杨雁舒
|
2015级
|
2017
|
从《山海经》看中国神怪形象的传承和演变
|
学校学生科技立项
|
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情况
|
专著或论文名称
|
作者
|
年级
|
出版社或刊物名称
|
年,卷(期)
|
悲惨世界下的双重奏
|
肖煜薇
|
2010级
|
《名作欣赏》
|
2012年9月
|
从《威尼斯商人》看宗教碰撞下的公平形态
|
刘子辰
|
2009级
|
《安徽文学》
|
2012年10月
|
近三十年巴金《激流三部曲》研究述评
|
刘子辰
|
2009级
|
《北方文学》
|
2012年8月
|
浅析哈姆雷特人物性格及中西悲剧差异
|
陈曦
|
2010级
|
《北方文学》
|
2012年3月
|
语言是小说的味道——曹乃谦先生访谈录
|
张宝
|
2010级
|
《天津文学》
|
2012年12月
|
周作人《五十自寿诗》中蛇的隐喻
|
陈曦
|
2010级
|
《安徽文学》
|
2012年9月
|
《尔雅》中的玉文化
|
刘迪
|
2009级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年增刊
|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成长故事》
|
陈曦
|
2010级
|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3年
|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童话故事》
|
陈曦
|
2010级
|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3年
|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科幻故事》
|
陈曦
|
2010级
|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3年
|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励志故事》
|
陈曦
|
2010级
|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3年
|
《开在心中的花》
|
陈曦
|
2010级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3年
|
《盒子里的春天》
|
陈曦
|
2010级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3年
|
《班上流行泡泡糖》
|
陈曦
|
2010级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3年
|
《带着理想上路》
|
陈曦
|
2010级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3年
|
《你为什么不原谅》
|
陈曦
|
2010级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3年
|
林希《高买》中的“陈三”形象解读
|
靳卓
|
2011级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增刊
|
2013年12月
|
《难绾集》
|
陈曦
|
2010级
|
诗集(独著)
|
2014年
|
《隔日沉香》
|
陈曦
|
2010级
|
散文集(独著)
|
2014年
|
三津故地安乐,燕赵子弟风流——试论天津地域文化与刘云若人物形象塑造
|
李欣怡
|
2011级
|
《赤子》
|
2014年第4期
|
试论林希笔下的市井百姓
|
李欣怡
|
2011级
|
《赤子》
|
2014年第4期
|
被现代后的嚎哭者—王祥夫小说解读一种
|
张宝
|
2010级
|
《创作与评论》
|
2014年2月
|
不辱没作家这两个字—王祥夫先生访谈录
|
张宝
|
2010级
|
《创作与评论》
|
2014年2月
|
圣笔描风月,妙手绘津门(下)——刘云若小说中的其他天津风俗
|
赵倩
|
2011级
|
《赤子》
|
2014年第4期
|
“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试论冯骥才小说中的天津风尚
|
赵倩
|
2011级
|
《赤子》
|
2014年第4期
|
《玄冰之心》
|
陈曦
|
2010级
|
长篇童话(独著)
|
2015年
|
《极地谍中谍》
|
陈曦
|
2010级
|
长篇童话(合著)
|
2015年
|
生命教育课程的启示
|
刘岩
|
2010级
|
《湘潮》
|
2015年
|
谈教师的榜样作用
|
刘岩
|
2010级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2015年
|
《汉字古音手册》“部首捡字”中部分页码订误
|
刘欣婕
|
2013级
|
《汉字文化》
|
2016年
|
“哈姆雷特之约:当代艺术与经典的对话”
|
王一晴
|
2013级
|
《文学教育》
|
2016年7月
|
《爱情密码——读卡拉马佐夫》
|
李析玲
|
2013级
|
《世界文化》
|
2016年
|
《在“诗史”与“神话”间摇摆——试论《基地三部曲》中的“心理学史”
|
蔡岩峣、吴睿扬
|
2014级
|
《北方文学》
|
2016年11月
|
《汤显祖“对话”莎士比亚》
|
崔颖
|
2013级
|
《文艺生活》
|
2016年6月
|